湖南省人民政府移动APP| 政务信息公开发布流程| |投稿教程|加入收藏|设为首页|手机版|微信平台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部门单位>农业局>规划计划>详细内容

2016年工作总结及2017年工作打算

作者:县农业局 来源:县农业局 时间:2016年09月25日 点击:569 【字体:

2016年工作总结及2017年工作打算

 

沅陵县农业局

(2016.9.25)

 

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我局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今年的中央1号文件精神和全国、省、市及我县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个目标,切实抓好农业行政执法、农技推广、农民培训、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产业化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等工作,现将我局2016年农业工作总结及2017年的工作计划汇报如下:

一、业务工作上有序推进

1、深入农村,开展各项强基惠农活动

今年以来,我局按照县委、县政府的部署,机关干部分组,开展强农惠农政策宣传与先进实用农业技术培训等多项强基惠农活动,在春耕备耕的时节,抽调百名技术骨干指导农民搞好各项农业工作。通过宣传惠农政策、督促落实粮食生产计划。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增强食品安全意识。组织开展农业技术服务咨询、送技术,送科技,听民声,摸实情,办实事,解难题。全力推进机关干部作风转变。截止到9月底,举办各种科技培训班228期(次),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培训250人,培训农村党员、农民骨干、科技示范户、种养大户共6650人次,印发技术资料21700多份,接受技术咨询17.5万人次,开展送科技下乡服务活动2次,出版墙报125期(次),召开现场会10次。通过采用多种形式举办各类培训班,着力提高农民素质和农业科技生产水平。同时,多方筹措资金,用于示范样板和抗旱救灾及灾后恢复农业生产所需的种子、化肥、农药、农膜补贴。

我局承担惠农补贴及种粮大户、家庭农场的统计上报工作,专门负责惠农补贴面积及种粮大户、家庭农场的统计上报,协助家庭农场建立了家庭农场申报档案材料,截至目前为止,全县享受到了相应补贴的家庭农场有20户,全县种粮100-200亩的农户比上年新增30多户。2016年我县种植业基层推广补助项目的实施范围覆盖全县所有乡镇,围绕水稻、茶叶、蔬菜三大主导产业的发展需求,在全县498个村确定具有一定文化程度、种植水平较高、乐于传授农业技术知识,积极参加科技培训,带头使用新技术、新机具、能提供必要的示范条件,并配合技术指导员做好技术推广和示范工作的农户500户作为科技示范户,其中水稻示范户370户,茶叶示范户50户 ,蔬菜示范户 80户,辐射带动周边5000余户农户;每名科技示范户享受150元的物化补贴。

2、依法行政,护农惠农

(1)开展农业法规宣传。围绕“放心农资下乡,保障春耕生产”的主题,积极做好《种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农业法律法规知识的宣传。开展了“3.15”农资打假等一系列活动。定期组织全体干部进行《种子法》、《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还不定期的召集县城的几大家农资批发商进行《种子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向他们传达学习各种种业相关的新政策、法规等信息。并举办《种子法》等相关农业关法律法宣传咨询活动,印发《种子法》、《购种指南》、《真假种子的识别》等资料,还利用在全县农资市场的例行检查以及“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和送科技下乡等形式在各乡镇赶集的时候,进行各种宣传活动和资料的发放,全年共印发各种资料1﹒6万余份,接受现场咨询1800人次。全年执法宣传活动累计出动宣传车22台次,人员220余人次,发放各种宣传资料12000余份,现场接受群众咨询1800余人次,培训农资经销商250余人次。确保放心农资进村入户和杜绝了伪劣农资坑农害农事件的发生。

    (2)加强农资市场监管。

2016年3月22日至3月28日,围绕“放心农资下乡,保障农产品安全”的活动主题,我局组织开展了“2016年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宣传周”活动,目前全县23个乡镇都建立了1个“放心农资经营示范店”,畅通了放心农资下乡进村渠道,提高了放心优质农资产品的覆盖面。活动期间,县、乡两级共有16家农资经营户下乡进村开展了放心农资集中展销,累计展销种子0.23万公斤,肥料2.4万公斤,农药0.07万公斤,销售额15万余元,直接让利农民近3万元。

突出重点季节、重点产品整治。我们先后开展了“3.15打假”、“春季农业投入品打假”、“夏季农业投入品打假百日行动”、“秋季农业投入品打假”等一系列专项治理行动。重点检测种子质量和品种真实性,农药的有效成分含量及是否添加违禁成分,肥料的养分含量是否与标识相符等。对群众举报投诉多、违法次数多、市场检查中问题突出的企业和产品,进行重点监管。强化检打联动,检测与查处做到“无缝衔接”,坚决查处假劣坑农害农案件。全年共出动出动执法检查车29台(次),执法人员670余人次;检查种子、农药、肥料等农业投入品经营门店企业共430余家;对全县销售的205个水稻品种、60个玉米品种的审定、生产经营许可、标签标识等逐一进行了核查,对其中12个质量存疑的种子进行了发芽试验;对全县销售的各种化肥相关登记信息进行了核查;并检查了470余张农药标签,查获了违规经营“过期农药”13公斤。取缔了1家无证经营农业投入品的经营户,责令整改8家;查获了55kg未包装而上市销售的散装杂交水稻种子;没有发现生产经营假劣农业投入品的“黑窝点”。

大力推进农业综合执法,充分发挥“12316” 农业投入品打假服务热线的线索发现功能,鼓励群众积极举报制售假劣农业投入品行为,做到“有报必接,接案必查,查必到底”。今年共查处违法经营农业投入品案件12起。其中违法经营种子案件5起;违法经营复混肥料案件2起;违法经营农药案件5起。所有案件已按期结案,结案率100%,没有行政诉讼或行政复议案件发生。共计没收种子317公斤,罚没款3.8万元,挽回经济损失20余万元。

(3)做好植物检疫等工作。重点对我县农资市场的杂交稻种子、果树苗木、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病、柑桔大果实蝇等检疫性病虫害的情况进行检疫检查。继续实施柑桔大实蝇控防工作,为此,在凉水井镇建立了系统监测点,并在马底驿、大合坪和筲箕湾镇设立了示范面监测点,进行实时测报。全年共开展大的防治战役2次,动员全县技术人员120余名,下乡督查2次,累计防治面积130万余亩次,挽回稻谷产量2.4万余吨,实际损失约4205余吨。根据调查统计,由于今年我县水稻病虫害防控工作领导高度重视、措施落实到位、技术指导到位,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水稻重大病虫害防治处置率达到了95%;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面积达到了4.5万亩;绿色防控技术推广面积1.5万亩;防治整体效果达到90%以上,单个病虫危害损失率控制在3%以内,总体病虫危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内。有效地带动了全县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工作,为粮食稳定生产作出了应用的贡献。为规范我县的植物检疫和外来物种管理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抓好农业生产,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

(1)狠抓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一是主要推广了天湘优99、宜香725等优质稻良种及其配套高产栽培技术。二是推广水稻工厂化集中育秧2000亩、塑盘育秧抛秧24.1万亩、测土配方施肥60万亩、病虫害统防统治4.5万亩、病虫害绿色防控0.47万亩。三是多方筹措资金,用于示范样板的种子、化肥、农药、农膜补贴。四是全面落实粮食生产计划。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在72万亩,其中水稻面积41.67万亩,水稻重点普及推广超级稻达到24.3万亩;旱粮面积28.6万亩,旱粮中重点发展杂交玉米达到18.5万亩,粮食总产达到22.98万吨,比上年增0.88万吨。以全省开展粮油高产创建活动为载体,集中成片开展高产示范,辐射带动大面积主要粮油作物单产水平的提高。今年,我局集中县乡农业技术骨干成片建立高产示范片5个,建成亩产600公斤水稻高产示范片23302亩(楠木铺乡、筲箕湾镇)、500公斤玉米高产示范片23980亩(筲箕湾及麻溪铺镇连片、明溪口及二酉乡连片)、150公斤油菜高产示范片13700亩。通过示范,大幅度提高了主要粮食作物的单产水平。

(2)发展农业优势产业,增加农民收入。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科技为依托,大力推广种植茶叶、蔬菜、西瓜、水果等经济作物,发展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建立高产优质高效农业。2016年沅陵茶产业有了较大的发展,茶叶基地面积、加工能力、品牌建设、市场拓展、茶文化等方面成效显著。

2011-2015年,我县按照“布局区域化、生产标准化、经营规模化、发展产业化”的开发思路,采取“公司+基地+农户”、“大户领办”和“物化投入”等措施,全县茶园面积从7万多亩发展到11万亩,可采摘面积7万亩,良种比率达到80%。拥有茶叶育苗基地300亩,万亩茶叶乡镇5个。其中2015年完成去冬今春新开茶园验收9600多亩,低改2000亩。“十二五”期间全县茶叶加工企业达到100余家,发展茶叶专业合作社21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3家、QS认证企业25家,引进名优茶生产线60条。现已开发“碣滩”绿茶、红茶、黑茶等系列产品。2015年全县茶叶产量5000吨,实现产值5亿元。新建茶叶加工厂16家,引进茶叶生产线16条,初步形成以“二园四区”为中心的大加工格局。即辰州碣滩茶业产业园、官庄茶文化产业园、麻溪铺茶叶加工区、五强溪茶叶加工区、马底驿茶叶加工区、太常茶叶加工区。在巩固绿茶市场的基础上,逐步开拓黑茶、红茶及大众茶市场。县内正在筹建茶叶批发专业市场,县外拓展与风华致远合作在全国各地开设沅陵“碣滩茶”大茶网体验店,依托大茶网电商平台开展线上线下OTO模式销售,目前已在北京、上海等10多个省市区开设“碣滩茶”体验店400多家,其中2015年新开签约碣滩茶体验店130多家。

同时,结合农业优势产业的发展,在抓好官庄、马底驿、五强溪、北溶等乡镇的茶叶产业开发的基础上,紧紧围绕民生工程,实施“菜篮子”工程建设,各乡镇均已规划2015年的蔬菜基地建设蓝图,建设任务已落实到村组,落实到地头。全县完成蔬菜播种面积2.65万亩,总产量4.76万吨,产值8565万元,分别比2014年的增长5 %、5%、5.2%。我县商品蔬菜基地面积为7720亩,商品蔬菜生产总量3.09万吨,外销0.75万吨,而我县城镇居民蔬菜全年需求总量约3.24万吨,本地商品蔬菜基地生产产量不足,仍约有28%的蔬菜需从外地调运, 城镇蔬菜自给率达72%,但与去年城镇蔬菜自给率67%相比有大幅度地提高。截至目前,我县共有商品蔬菜基地10526亩,标准大棚1492口(折合448亩),“冬暖式日光温室大棚”232亩,其中2013年新建蔬菜基地面积为3234亩、标准大棚612口; 全县以官庄镇御兴龙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为龙头,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实行规模生产,不仅调整了当地的农业产业结构,解决了当地部分农村人口的就业问题,促进了当地的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为了加大标准化生产推广力度,突出我县特色产业,按照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商品化处理、品牌化销售、产业化经营的要求,抓好三个示范园基地建设。1、沅陵县广达特色水果标准园建设500亩,主要以栽培红肉火龙果、无花果、凤梨等优质特色热带水果为主。2、沅陵县二酉乡池坪界生态农庄葡萄园建设300亩,主要以栽培紫秋葡萄、高山葡萄为主。3.沅陵县沅陵镇落仙处村的新农村建设特色小水果产业园200亩,主要栽培红肉琯、溪蜜柚、葡萄(提子)、红心猕猴桃为主。对农户开展了平衡施肥、绿色防控、幼果套袋、设置栽培、新农药使用等新技术培训,培训人员达800余人次;发放技术资料800余份;积极开展技术咨询300余人次,接待种植大户咨询21次,现场解决农民种植疑难问题25次。

4、防灾抗灾,把农业经济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1)积极防御暴雨洪涝灾害。今年夏我县降雨偏多,出现了持续的阴雨天气。全县北部几个乡镇出现了大面积暴雨洪涝灾害,特别是七甲坪、大合坪、借母溪等乡镇农业生产,对粮、油、茶、蔬等生产造成了重大损毁。农作物受灾面积巨大,其中水稻受灾3.98万亩,蔬菜受灾0.8万亩,瓜果受灾0.6万亩,旱粮受灾1.2万亩。在县委、县政府的统筹领导下,我局投入抗灾物资及资金4万元,发放灾后恢复技术资料2000份,组织85名技术干部深入受灾村组指导灾后恢复,帮助灾民及时恢复农业生产,积极开展秋冬种农业生产,及时补种改种作物1.5万亩。

(2)抓好农作物病虫害防治。认真抓好水稻、茶叶、蔬菜、水果等农作物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贯彻落实“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加强农业重大有害生物灾害的监测预警,及时发布监测预警信息,全年共编印《病虫情报》12份,《沅陵农情》3期,印发病虫害防治资料12000余份。大力加强植保专业防治队伍建设,重点加强村级植保专合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其在农业重大病虫害防治工作中的应急防控作用,大力推广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搞好高毒农药替代工作,科学、安全、合理使用农药。通过努力,全年完成农作物病虫害防治180万亩次,占发生面积156万亩次的115.38%,经测算挽回粮食损失10799吨。同时,多方筹措资金,用于示范样板和抗旱救灾及灾后恢复农业生产所需的种子、化肥、农药、农膜补贴。为保我县在洪灾之年粮食生产稳定、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5、强化监测,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一是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病虫害绿色防控及农产品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等,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二是基地建设抓好官庄镇御兴龙蔬菜种植合作社1500亩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北溶乡、官庄镇等乡镇的万亩无公害茶叶标准化生产基地和10万亩“湘米工程”优质水稻生产基地建设,带动全县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工作的开展,全面提升我县农产品的质量。三是加强农资市场监管。严查违法违规经营甲胺磷等禁用高毒农药的行为及其他禁用农业投入品的使用。四是加强蔬菜等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工作。做好我县商品蔬菜生产基地和蔬菜批发市场的蔬菜农药残留抽样检测。四是正常开展日常例行检测和专项检查。据统计,至9月底,共检测农产品检测样品2550批次,总合格率99.46%,涉检测农产品89个品种 153.85万余公斤。从农产品分类看,其中蔬菜样品2260个,合格率99.30%;水果样249个,合格率100%;茶叶样18个,合格率100%;水稻样23个,已送市进行重金属专项检测。从农产品来源看,其中生产基地 650个,合格率99.2% ;专业合作社259个,合格率100%,农贸市场541个,合格率98.6%;超市922个,合格率99.8%;学校85个,合格率100%,专业种植户93个,100%。在以上检测中共发现9个不合格样品,处理涉嫌有毒农产品1500余公斤,有效防止了有毒农产品走上餐桌的途径。农产品安全水平良好。

6.测土配方施肥工作再上台阶

通过七年项目实施,取得了大量土壤测试数据和田间肥料效应试验成果,通过农企、站企合作等方式大力推广配方肥应用,建立测土配方施肥手机专家系统,全面、系统、精准在向全县发布耕地质量和施肥技术指导。全年通过与湖南隆科肥业有限公司、湖南万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生产、推广配方肥8000吨,完成测土配方施肥面积60万亩,完成配方肥应用面积25万亩,实现粮食作物亩节本增收30元以上,经济作物亩节本增收50元以上,项目平均节本增收35元以上,全年总节本增收2100万元以上的计划目标任务。  

6、 认真完成乡镇农技推广机构改革工作

根据农业部及省农业厅的统一部署,我省基层公共农技服务体系建设已全面启动,乡镇公共农技服务机构将实行农技、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与病虫防治三位一体。为尽快理顺我县农业技术服务体系不畅、管理不顺、结构欠佳等突出问题,为切实贯彻2016年中央1号文件精神,省、市、县相继出台相关文件,乡镇农技站均已悬挂统一的标识标牌,并对已完成站房建设的乡镇农技站进行了验收。

7、积极开展产品产地认证、农业项目建设

在去年的基础上2016年上半年我们认真落实省、市对沅陵下达的全县种植业标准化生产面积42.1万亩、养殖业标准化生产402.28万头(羽),创建了2个农业部标准化示范基地,创建市级标准化核心示范园区11个,对照省、市的农业标准化实施方案制定了《2015年沅陵县农业标准化实施方案》,并细化分解方案到乡镇;部署落实11个市级标准化核心示范园区的建设内容以及其他农业标准化工作。今年我县在农业标准化建设方面及“三品一标”工作和农业产业化发展方面出台了一系列的奖扶政策。特别是《中共沅陵县委办公室、沅陵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沅陵县农业奖补办法的通知〉》(沅办发【2015】34号)文件的出台,对加速推动我县“三品一标”农产品的发展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支持和帮助,我局也结合实际制定了《沅陵县2016年度三品一标农产品奖补细则》。已完成沅陵县清浪滩茶叶专业合作社、沅陵县五强生态薯业有限公司的标准化示范园区的验收检查工作。

1.完成全县“三品一标”企业的摸底工作,联合农业执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等部门搞好全县的“三品一标”的监管工作,使企业得到规范管理,确保我县获证企业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我县农业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2.完成沅陵五强生态薯业有限公司新申报绿色食品的现场检查、产地环境、产品送检和材料收集组织申报工作;完成沅陵县碣滩茶场绿色食品续展换证的现场检查和产品抽检及材料收集上报工作,以及沅陵县清浪滩茶叶专业合作社的有机转换认证的现场检查和基地生产场地检查,为进一步发展我县“三品一标”认证企业出谋划策、排忧解难。

二、基础工作上开拓创新

1、不断加强党务建设。

认真落实民主集中制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不断完善领导班子工作制度、议事规则、决策程序,坚持开展党纪法规教育、传统作风教育、廉政勤政教育和警示教育,不断强化党员领导干部的宗旨意识。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提高调查研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局下属党支部发展新党员,为我党输送了新鲜的血液。组织了“农技服务进万家”、“讲党性, 作表率”、“创建文明机关活动”、“巾帼高产创建下基层活动”、“解放思想改进作风活动”、“百名农技干部下基层促春耕”“建整扶贫”服务等系列为农服务活动,全局120多名农技干部,根据工作实际,分为6个工作小组,下到各乡镇、村、组开展为农服务活动,走访群众72人次,召开102次座谈会,收集群众9条建议,解决帮扶困难群众1080人次,为民办实事4件,为基层解决难题3个,帮扶基层及困难群众资金物资等10万余元。

2、不断强化内务管理

落实目标管理责任制,增强干部、职工的全局观念与服务意识。制定并完善了内务管理规章制度,加强了财务管理、接待采购管理和公车管理等方面的阳光透明监管制度。上传下达准备无误,考勤、车辆调度、公务接待等登记准确。开源节流,增收节支工作卓有成效。全局公务接待、水电油、车旅费等费用同比大幅下降。加强扶贫维稳工作,成功化解了原种场、农科所、农业服务公司、种子公司等局属二级单位因移民补偿、单位改制、租金门面、委培生上访等问题,维护了大局的稳定与一方平安。加强安全生产、工会、妇幼老青、双联、计生等工作。                                 

3、不断完善体系建设

我局根据农业技术部门工作特点,不断创新工作思维,努力造就一支爱岗敬业的专业人才队伍。目前,我局有班子成员8人,中层骨干44人,各类专业股站19个,基本形成了一个有专业技术优势的农业人才管理队伍。我局努力为工作人员搭建施展能力的平台。同时通过多途径努力提高工作人员工作待遇水平。对全局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完成了设岗定员岗位设置和2016年职称申报相关工作岗位设置。使广大干部职工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一大批有事业心的技术骨干在技术革新与推广工作中大展拳脚,开创了我县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新局面。

 

    三、工作中存在的困难

    一年来,在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中,我局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仍存在着许多不足,农业发展存在诸多困难。一是入汛以来,受连续强降雨天气影响,全县19个乡镇受灾,农作物淹没,严重受损,灾情十分严重,对今年农业生产造成了一定影响。农业投入资金有限,农田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抗御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弱。二是农业生产比较效益普遍偏低,我县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比例不断提高,务农人员老龄化、低能化现象严重,农业生产用工短缺。三是产业规模普遍偏小,龙头企业带动力不强、产业链条短,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低。四是土地规模经营不足,农业机械化、专业化、标准化生产困难,农民组织化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四、2017年工作计划

虽然今年的各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绩,但是以后的工作我们还需“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总结过去,憧憬未来,2017年即将到来,新的机遇和新的挑战共存,因此我们需要同心协力把握机遇迎接挑战:

    1、坚定不移抓好粮食生产一是要坚持稳定粮食生产面积。二是要积极开展粮油高产创建。三是要全面推广“三增两提”技术。四是要积极推进粮油集约化生产。五是要大力发展双低杂交油菜。

2、全面优化经作生产格局一是要加快茶叶产业开发步伐。二是要稳妥推进柑桔品改。三是要加强蔬菜产业发展。

3、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一是要加强农产品监管体系建设。二是要加强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三是要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4、着力推动农业科技进步一是要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二是加强农业科技培训。

5、努力加快社会化服务进程一是要加强农技推广体系建设。二是要大力推行社会化服务。三是要推进农业信息化服务。

6、大力推进产能项目建设一是要努力提高耕地综合产能。二是要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三是要加强项目建设与管理。

7、认真抓好行政执法工作

8、进一步加强机关效能建设

 

     

 

 

 

 

 

 

 

 

 

今后五年农业发展规划

“十三五”时期是我县农业加快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为使我县农业(种植业)迅速由自给型向外向型转变,实现农业服务体系社会化,根据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县政府的工作部署,依据《沅陵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沅陵县“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要求及有关精神,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特制定2016年至2020年沅陵县“十三五”农业(种植业)发展规划。

 

第一章    发展基础

     “十二五”以来,在县委、县政府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我局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一系列农业工作决策部署,高度重视、不断加强“三农”工作,采取了一系列加强农业、支持农村的新举措,开创了全县“三农”工作的新局面,主要农产品生产能力不断增强,特色农产品逐步形成产业化,农民人均纯收入稳步增长,农业发展的重大指标均达到或超过预期目标。

一、实现粮食生产不放松,粮食总产再创新高。截止到2015年,全县农业(种植业)总产值达到11.97亿万元,比2010年增加2.13亿元,年均递增4%;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000元,比2010年增加 650元,年均递增5%;粮食作物总播面68万亩,比2010年增加0.24万亩,粮食总产量25.1万吨,比2010年增加0.7万吨;发展优质稻35万亩,比2010年增加5万亩,年均递增3%。

“十二五”期间主要农业发展目标年度完成表

年 度

内容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农业总产值

(亿万元)

9.84

10.23

10.64

10.07

11.51

11.97

农民纯收入(元)

2350

2470

2590

2720

2850

3000

粮食总产量

(万吨)

24.4

24.6

24.7

24.8

25

25.1

二、特色农业发展迅猛,生产效益明显提升。

1、茶叶。2015年全县茶叶面积达到11万亩,可采摘面积6万亩,年产量4千吨,年产值达5亿元,官庄等7个乡镇成为茶叶万亩乡镇,全县茶叶企业已发展到31家。全县茶叶品牌整合为“沅陵碣滩茶”品牌系列,涌现出了干发牌碣滩茶、辰州碣滩茶、银峰牌碣滩茶、凤姣牌碣滩茶等多个知名茶叶品牌。目前“碣滩茶”已获得国家地理产品保护标志和欧盟“IMO”和美国“NOP”有机茶认证。“碣滩茶”先后荣获国际、国家、省级多项名茶评比大奖,被成功载入《中国名茶录》。2012年碣滩茶获得世界茶联合会第九届国际名茶评比金奖,2012至2014年连续举办了三届中国·武陵山(沅陵)首届生态茶文化旅游节,很好地宣传推介了沅陵碣滩茶,扩大了碣滩茶品牌的知名度。目前,省内外各种碣滩茶专卖店、批发店发展到200家,茶叶外销500余吨。

2、小水果。由于市场需求旺盛,我县小水果开发蓬勃发展,基地面积不断扩大,新品种推广迅速。如太常乡黔中郡村琯溪蜜柚种植基地,二酉乡四方坪村黑珍珠葡萄基地,沅陵镇麻子溪黄桃种植基地,麻溪铺镇千丘田村花果山种植基地等,特别是凉水井镇凉水井村引进了红心猕猴桃、火龙果、无花果等新品种进行试种,开创了我县小水果发展的新篇章。同时,西瓜、香瓜、杨梅、布朗李等时鲜水果发展迅速,面积扩大,产销两旺。2014年全县时鲜水果面积6万亩,总产量7.2万吨,总产值3.4亿元。比2010年增加2.5万亩,增速41%;总产量增加3.2万吨,增速44%。

3、蔬菜。2013年县委、政府出台了《关于突出发展“两茶一鱼”特色产业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决定》,2014年底,全县蔬菜大棚面积250 亩,标准大棚700口,蔬菜播种面积21400亩,其中一线商品蔬菜面积4000亩,年产鲜菜7500吨(包括复种面积和产量),产值达 1.2 亿元。通过以官庄镇为龙头,以319国道沿线七乡镇为主线,以科技大棚为载体,以开发1万亩面积、年产8万吨无公害蔬菜为主要目标的“现代生态农业百里长廊”工程的实施,大大提升了我县蔬菜产业的发展水平,丰富了市场供应。

三、着力农业技术推广,科技水平大幅提高。围绕水稻、油菜、茶叶等优势产业发展,在品种选育、病虫害防治、生态农业、农产品加工等方面组织科技攻关,获得一批阶段性成果,超级稻攻关实现亩产700公斤的二期目标,碣滩茶的原生品种选育与推广、生态蔬菜基础设施建设及综合配套技术应用、特色优质黄桃开发、火龙果引进与试种、脐橙标准化栽培技术推广等新技术研究获得成功。积极开展农作物新品种引进和展示,保证生产用种需要,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5%以上。实施“阳光工程”、创业培训、实用技术培训等,每年培训农民1000人次,农业科技水平大幅提高。

四、不断强化安全监管,质量安全显著提升。加强了县级农产品检测机构体系建设,完善检测网络,搞好基地、企业、市场自检体系机构建设。全县新建了23个乡镇农产品检测站(室),县级农产品检测站建设已进入扫尾阶段。完善市场检验检测体系制度,在城区启动了市场准入。目前,全县以县检测中心为龙头、乡级质检站为骨干、市场自律检测相补充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初步形成。通过检测设备的更新和检测培训,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能力和水平明显提升。同时,围绕我县优势和特色农产品,以产品质量和生产操作规范为重点,配合市农业局修制订农业地方标准9项;组织开展标准应用示范,推进标准化基地示范建设,2010年来共实施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15处,面积20万亩;加强农产品质量认证工作,不断扩大农产品质量认证规模和范围。全县累计申报“三品”认证25个,已获证9个;全县“三品”生产面积达15万亩。目前,全县农产品综合优质率达到65%以上,优质稻占稻谷64%,优质油菜90%以上,优质水果60%以上。大米、蔬菜、茶叶等主要农产品抽检合格率达到98%以上。

五、切实加强基础建设,服务条件不断改善。“十二五”期间,我县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整合各方资金改善农业生产条件,2011年启动了国家“双低”油菜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2012年启动了借母溪野生兰花原生境保护项目和基层农技站条件建设项目,2013年实施了县级农产品检测中心建设项目及每年10万亩优质稻生产基地建设等多个农业产业项目。目前,全县现有设计灌溉面积千亩以上的中型灌区6处,小型灌区10处,农田有效灌溉面积40万亩,旱涝保收面积达到35万亩,高产稳产稻田面积达到28万亩。

进入十二五以来,县乡两级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进入全面快速发展阶段。全县种植业农技推广服务推广机构有30个,种植业农技人员221人,其中县级85人,乡镇站46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稳步推进,培育了一批社会化服务组织,其中各类种植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24个,农机和植保服务组织10个,具有现代化特征的农业公司8家。同时,加大了市场信息体系、农业执法体系的建设力度,2010年沅陵农业信息网的开通和农业执法的规范运行,农业技术服务和支撑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

 

第二章  重大机遇

“十三五”时期,农业发展进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城乡统筹发展的新常态,是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时期。沅陵农业发展面临诸多机遇:

一、农业基础作用更突出。农业的基础作用就在于为工业和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提供粮食和农副产品等基本生活资料,为工业的发展提供大量丰富的原料。工业化水平越高,越需要农业为其提供优质原料和高素质的劳动力资源,越需要拓展农村市场;随着现代化进程加快、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优质化、多样化的农产品需求呈刚性增长,农业的生态保护?休闲观光和文化传承等功能更加重要;农产品价格几乎是整个物价的“晴雨表”,农业对稳定物价的影响举足轻重,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基础产业。

二、“三农”政策支持力度更加大。随着“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统筹城乡发展的长效机制逐步完善,强农惠农政策支持水平将进一步提高,农业投入力度将进一步加大,农业补贴标准将逐步提高,补贴方式将不断完善,粮食最低收购价的正常增长机制将逐步健全,农村金融服务将逐步改善,在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的引导和激励下,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将进一步提高。

三、农业自身发展基础更牢固。随着各级财政支农力度的不断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条件将不断改善,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服务能力将稳步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将逐步增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市场体系将更加健全,农业从业人员素质将逐步提高,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将得到合理保护,发展现代农业的基础更加牢固。

 

第三章  制约因素

“十二五”的农业发展虽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目前农业发展面临的形势仍然复杂多变,后金融危机背景下农业农村发展的外部环境仍然趋紧,对农产品市场、农产品加工业的影响难以预测,加之我县农业基础相对薄弱,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能力相对较弱,改造提升传统农业的任务十分繁重,现代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仍然很多,主要表现为“四个突出、两个不适应”。

一、保障大宗农产品供给与农民增收的矛盾突出。随着农业生产资料和用工成本的不断上涨,农产品成本在总体上将呈现长期上升的趋势,但价格机制、风险应对机制在短期内还难以理顺,农民从种植业获利的空间更加狭小,大宗农产品特别是粮食比较效益低的问题仍将长期存在,越是强调供给功能的农产品增收功能越弱,其基础战略地位越强化。

二、千家万户的家庭经营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的矛盾突出。据统计,全县直接加入合作经济组织的农户只有18%左右,大多数农户的生产缺乏组织引导,缺乏产前、产中和产后社会化服务。长期以来,由于供给调节滞后,与较低的需求价格弹性共同作用,使农产品市场出现发散型蛛网波动,市场极不稳定,农产品“多与少”、“涨与跌”的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能力较弱,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日益突出。农民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低,风险应对机制仍待完善。

三、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与富余农民过多的矛盾突出。当前农业经营方式转型明显加快,农业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集群化不断推进,农业分工分业迅速深化。但由于农民转移就业的空间有限,特别是由于城乡二元体制的制约,农业发展方式转型仍然滞后,严重制约着农业产业体系的发育、农业经营效益的提高及其对农民增收贡献能力的增强。

四、农民持续增收与城乡及地区收入差距扩大的矛盾突出。虽然近几年我县农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现扩大势头,与沿海发达地区的差距继续拉大,各乡镇之间的收入差距也同样在不断扩大。随着市场化水平的提高,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还将延续,统筹城乡发展和区域发展需要更大的力度。

五、农业物质装备条件差与发展现代农业不相适应。改革开放以来,我县农业基础条件在部分环节和局部地区有所改善,但农业基础仍然十分薄弱,未来挑战更加严峻。耕地、水利等资源约束日益加剧,农业生态环境局部改善、整体没有明显改变;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物质装备水平较低的问题已经由农业生产环节转向农业产前、产后环节延伸,灾害影响呈加重趋势;农产品质量安全基础薄弱,存在的安全隐患多,监管任务繁重,与现代农业发展、社会公众要求不相适应;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亟待加强,夯实农业基础的任务十分艰巨。

六、农民素质偏低与农民自主发展要求不相适应。据抽样调查,我县农民文化程度大多以初中水平为主,高中以上文化不到18%。农民文化素质偏低,导致农民接受先进科学技术的能力较弱,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普及应用率较低,对农业工业化、市场化缺乏必要的思想和物质准备。大多数农民没有接受过职业技术教育,缺乏一技之长,创业意识不强,劳动者技能和素质不适应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要求,增加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压力。

 

第四章  奋斗目标

一、 发展思路

“十三五”农业(种植业)发展总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统筹城乡发展方略和工业支持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方针及“农业稳县”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具有山区特色的现代农业。以夯实农业基础、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为主攻方向,以科技创新和体制改革为根本动力,以项目建设为重要抓手,切实把农业发展转变到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和管理创新的轨道上来,力争农业支撑保障能力建设取得新进展、农业竞争力取得新提升、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取得新突破、现代农业发展取得新成效。

二、基本任务

根据中央和省市的部署及我县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十三五”时期,我县农业发展的基本任务是:以保障粮食等主要农产品安全为目标,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以保持农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基本同步为目标,提高农民自主发展能力。

1、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是稳定增加农产品有效供给、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物质基础,是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依托,是巩固农业基础地位的核心,是农业基础的基础。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必须明确主攻方向,抓住关键环节,采取综合措施,务实高效加以推进。要坚持不懈地完善强农惠农政策,加强农业支持保护,持续调动和保护农民生产积极性;要坚持不懈地增加农业投入,推动重大工程项目建设,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要坚持不懈地加快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要坚持不懈地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提高农业发展质量和效益;要坚持不懈地加强农民培训,推进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强化农业人才支撑。要坚持不懈地深化农村改革,推动有利于农业农村发展的制度创新,强化农业发展体制机制保障。

2、增强农民自主发展能力。农民是新农村建设和发展现代农业的主体,提高农民自主发展能力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新阶段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目标,是实现广大农民的自身发展和公平发展。增强农民自主发展能力,现阶段要突出农民增收这个重点,努力实现三个转变,即提升农民素质,拓展就业空间,实现劳动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变;完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加快农村市场化改革,实现耕地资源向土地资本转变;大力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实现分散生产向集约经营转变。

三、主要目标

根据发展现代农业的总体要求,综合考虑未来五年沅陵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和市场需求,根据现有发展基础和条件,“十三五”时期,我县农业发展以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为主题、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努力实现以下目标:

1、主要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到2020年,力争全县粮食播面72万亩, 其中杂交稻44.3万亩,杂交玉米20万亩,粮食总产量26万吨以上,油菜20万亩,总产量2.4万吨,茶叶20万亩,年产量2万吨,实现年产值15亿元以上。

2、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一年生经济作物在种植业中的比重达35%以上,以杂交玉米为主的各类旱杂粮在粮食构成中的份额提高到30%以上。农产品优质率不断提高。水稻优质率78%以上,水果优质率60%以上。新认定国家级名牌农产品2~3个、省级名牌农产品10个、市级名牌农产品20个。

3、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进一步提升。全县新增认证“三品” 50个,总量达到100个以上;全县主要食用农产品监管覆盖面达到95%以上;主导产业优质安全农产品标识覆盖率达到95%以上;主导产业标准化覆盖率达到90%以上;健全县本级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及22个乡镇级检测站,50个以上自律检测室。各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抽检合格率96%以上。

4、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到2020年,农技人员科技创新激励机制比较完善;公益性农技推广体系和农技推广责任制度得到加强,以县级首席专家为引领的农业科技创新团队基本形成;社会化农技服务组织比较发达,多元化农技推广体系基本建成;每年推广农作物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各10项以上,农业先进适用技术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

5、农业服务体系日益完善。通过职能整合,建设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站,稳步推行农技推广体制改革,初步形成“覆盖全程、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新型农技推广服务体系。5年内,建设完善23个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全面服务农业发展。社会化服务组织比较发达,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达到200个,参会农户25万户,“龙头企业+农户”、“专业合作社+农户”、“公司+基地+农户”等模式成为农业产业化一体化经营主要形式,多元化农业服务体系基本建成。

 

第五章  主导产业

深刻领会和全面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在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指引下,加快推进具有沅陵山区特点的农业现代化进程。根据我县农业资源优势、区域特点、产业基础,加快推进农业结构战略调整,加快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加快推进优势农产品向优势区域聚集。根据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优化农产品加工业、农业现代物流业、农业现代服务业布局,着力构建具有山区特色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培育一批区域特征鲜明的优势乡、专业村,为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提供产业支撑。同时,主动对接新型工业化、积极服务新型城镇化,不断拓宽农业内涵和外延,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拓展农业产业领域,提升农业产业竞争力。“十三五”期间,重点发展粮食、油菜两大基础战略产业,茶叶、蔬菜两大重点优势产业,黄桃、葡萄、蜜柚等三大区域特色产业。

一、基础战略产业

农业基础战略产业是指事关国计民生,对国民经济具有决定性、全局性影响,对未来经济发展起主导性、支撑性、基础性作用,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战略意义的产业。“十三五”重点发展粮食和油料两大基础战略产业:

1、粮食。总体思路:“十三五”时期粮食生产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升粮食作物综合生产能力为宗旨,以发展现代农业为主题,以粮食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为目标,全面贯彻落实中央“三农”工作一系列方针政策,按照“稳定面积、优化结构、主攻单产、增加总量、提升品质”的思路,逐步推进粮食作物生产标准化,经营规模化,耕作机械化,产销一体化。发展目标:到“十三五”末,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达到72万亩,总产26万吨以上。水稻播种面积44.3万亩,总产19.5万吨;其中优质稻面积30万亩,稻谷优质率达到68%。旱粮播种面积24万亩,总产6.5万吨,其中玉米播种面积20万亩,总产6万吨。 主产区域布局:优质稻区域布局为大合坪、火场、明溪口、二酉、七甲坪、五强溪、杜家坪、盘古、马底驿、借母溪等10个乡镇。超级杂交稻标准化栽培区域布局为筲箕湾、荔溪、麻溪铺、凉水井、官庄、楠木铺等6个乡镇。杂交玉米区域布局主要为筲箕湾、荔溪、麻溪铺、凉水井、明溪口、二酉、楠木铺、马底驿等10个乡镇。

2、油菜。总体思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升油菜综合生产能力为宗旨,开发冬闲耕地,扩大种植面积,依靠科技创新,着力提高单产,加强基地建设,提升生产能力,扩大优质油菜,努力改善品质。发展目标:到“十三五”末,全县油菜播种面积达到20万亩,平均单产120公斤,总产2.4万吨。“双低”油菜普及率达到98%以上,含油量提高2个百分点,达到43%左右。促进加工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培育1-2个年加工能力达5万吨以上的企业,创品牌2个。区域布局:以大合坪、火场、明溪口、二酉、七甲坪、五强溪、马底驿、借母溪、筲箕湾、荔溪、麻溪铺、凉水井、楠木铺等13个乡镇为重点。

二、重点优势产业

农业重点优势产业是指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列入县里重点发展序列,具有较强的发展潜力和经济优势,对农业和农村经济长远发展、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经济持续快速增长起根本性、全局性作用的产业。“十三五”重点发展以下两大重点优势产业:

1、茶叶。总体思路: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茶叶品质和经济效益为中心,以龙头企业为主力,以一个整合(茶叶品牌整合),两个调整(生产布局和茶类结构调整)、三大改造(茶园改造、茶厂技术改造和加工及贮藏技术改进)为主线,实现我县茶叶产业快速发展,再造茶叶新优势的目标。发展目标:到2020年, 全县茶叶面积达到20万亩,名优茶面积达到15万亩,其中品改10万亩,新建茶园8万亩,全面推广无性系良种栽培,无性系良种普及率达100%。茶叶年总产量达3万吨,比2015年增长约2倍,年产值5亿元,比2015年提高3倍。其中名优茶产量2万吨,名优茶产值3.5亿元,占总产值的70%。全面完成“沅陵碣滩茶”品牌整合,培育年销售额过亿元的企业1—4个。区域布局:环北溶规划区,包括北溶乡、五强溪镇、借母溪乡、清浪乡、肖家桥乡和陈家滩乡,面积8万亩,其中新建茶园5万亩,品改3万亩。环官庄、高速公路和国道规划区,包括官庄镇、凉水井镇、马底驿乡、楠木铺乡和杜家坪乡/齐眉界林场,面积8万亩,其中新建茶园5万亩,品改3万亩。环太常规划区,包括太常乡、沅陵镇、二酉乡、盘古乡和深溪口乡,面积4万亩,其中新建立茶园2万亩,品改2万亩。

2、蔬菜。总体思路: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质量为目标,以科技和资金、物质投入为动力,发挥区域比较优势,优化布局,积极发展具有本地特色的蔬菜品种,逐步形成主导产品和支柱产业;重点抓好品种、品改、品牌开发;积极开展加工增值,努力提高商品化、标准化、专业化、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水平,着力培育消费市场,全面提高产业的综合效益,实现农民增收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发展目标:到“十三五”末,全县蔬菜播种面积达到15万亩,总产18万吨。区域布局:蔬菜重点在沅陵镇、二酉、官庄、楠木铺、马底驿、凉水井、太常、麻溪铺、筲箕湾等县城周边和319国道沿线发展。

三、区域特色产业

农业区域特色产业是指具有独特的资源条件、明显的区域特征、特殊的产品品质和特定的消费市场的农业产业。“十三五”重点发展时鲜水果中的黄桃、葡萄、蜜柚三大区域特色产业:总体思路:以市场为导向,立足本地特色的时鲜水果资源,以优势区域化、生产标准化、产后商品化、营销品牌化为重点,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积极开展标准化创建,加大产后处理投入建设,大力发展加工业,打造绿色产品品牌,培育壮大专业合作社,提高单产和质量安全水平,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全面提升产业经济效益。发展目标:重点建立三个万亩时鲜水果基地,即1万亩优质黄桃生产基地、1万亩紫秋葡萄生产基地、1万亩蜜柚生产基地。区域布局:以沅陵镇、麻溪铺、凉水井、二酉、太常、借母溪、明溪口、官庄、肖家桥、楠木铺等10个乡镇为重点。

 

第六章  重点项目

“十三五”期间,规划设计了21个大项目,总投资201168万元。进一步加大项目申报立项力度,争取中央和省项目资金的支持,使我县的一批重大农业项目能顺利实施,改善农业基础条件,完善服务手段,提高农业产能。(具体项目详见:沅陵县“十三五”规划建设重点项目表)

 

第七章  主要工作

“十三五”期间,围绕强化农业支撑体系,推进规模经营,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重点抓好七大推进行动:

一、现代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行动

进一步推进耕地质量建设暨高标准粮田建设与管理,加快中低产田土改造,把耕地质量建设作为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农业的根本大计,做到建设、管理、监督三位一体,依托高标准粮田建设、测土配方施肥补贴和土壤有机质提升补贴等重大项目,大幅度增加高产稳产农田比重。

1、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排涝能力和灌溉保证率,改善生产条件。以开展土地流转、扩大种植规模形式,着力提高集约化水平,加快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经营服务体系的方向转变,因地制宜,消除土壤障碍因素,改善生产条件,增强抗灾减灾、旱涝保收能力,从根本上提高耕地基础地力。

2、加强标准粮田建设。按照项目设计的粮田建设标准和“缺什么、补什么”原则,继续完善配套农田基础设施,采取工程、农艺、生物相结合的综合措施,因地制宜,达到真正改良中低产田土,全面提高耕地基础地力和基础设施配套水平。

3、加强补充耕地质量建设和管理。坚持“数质并举,质量为先”的原则,严格按照新增耕地质量建设管理与验收标准,加强项目全程监督管理,建立健全审批文件制度、资金管理制度、工程施工建设管理制度、地力评价和验收制度、数据库和档案管理制度等,全面推进我县补充耕地质量建设和管理工作,有效提升耕地地力。

在粮食生产基地方面,以《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为契机,着力加强粮食生产能力建设,抓好“湘米工程”(优质稻)生产基地、优质玉米生产基地和红薯基地建设。

在经作生产基地方面,以茶叶、蔬菜、时鲜水果为重点,在全县深入开展园艺作物标准园创建活动,以此推进经济作物基地的基础设施建设。用五年时间,在全县创建标准园15个,其中在北溶、马底驿、官庄、太常、七甲坪产区内创建茶叶标准园5个,在沅陵镇、官庄、筲箕湾、太常、二酉产区创建蔬菜标准园5个,在沅陵镇、麻溪铺、二酉、凉水井、太常产区创建时鲜水果标准园5个。

二、农业公共服务推进行动

重点抓五大体系建设:

1、植物保护体系。按照“巩固现有、完善配套、突出重点”的原则,建立健全高效运转、快速反应的植物保护体系。其核心是建立全县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站、建立检疫性有害生物疫情监控区、大力推进专业化防治队伍建设。

2、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着眼于新阶段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以增强为农服务能力为目标,通过一系列改革与建设措施,建立健全运行高效、服务到位、支撑有力、农民满意的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其核心是完善机构设置、强化队伍建设、健全运行机制、改善设施条件。

3、农业信息体系。以满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以农村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信息进村入户为重点,加强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基本构建起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要求的农村信息化支撑体系。其核心是建立县乡村三级农村信息化服务网络体系。

4、农药管理体系。牢牢抓住农药登记管理、市场监管、安全使用和农药残留监控四个环节,建立农药监管的长效机制,逐步形成横向联合、纵向协作、运行高效的农药监管新格局。其核心是建立健全农药管理机构、构建监管平台。

5、农业行政执法体系。围绕保护农业基础地位,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和维护农民合法权益的总体要求,在全县建立起与市场经济和农业现代化建设相适应,上下贯通、职责明确、运行有效地执法体系。其核心是健全农业综合执法机构、加强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制度。

三、农业技术创新推进行动

科学技术是推动农业发展的内在动力,继续着力抓好科技创新,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1、加强农业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完善专业技术人才管理制度改革,加速推进人才强农、富农战略,培养造就一支一定规模、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农业人才队伍。除保持人才总量的稳步增长外,进一步优化人才结构,提高农业高层次人才比重。农技推广队伍中大专以上学历人员达到80%,副高职称以上专业技术人才达到30人以上,中级以上职称人员提高到70%。农村实用人才中具有中专以上学历的增加到10000人以上,其应用新技术的能力增强,示范辐射带动作用得到更好地发挥。

2、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重点抓好水稻、油菜、蔬菜、小水果等农作物新品种示范推广工作,引进推广一批适应产业化发展和加工需要以及市场需求旺盛的优良品种,提高主要农作物良种率和优质品率。大力推广轻简栽培、测土配方施肥、立体种植、生物防虫、节水灌溉、低能耗设施农业等技术,全面提升农业科技转化能力。

3、大力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充分利用现有优势特色基地、示范场,重点建设优质粮油、优质水果、优质茶叶和生态观光农业等四大现代农业产业园(包括综合产业园和特色产业园),着重加强示范园的科技创新、教育培训、示范带动能力建设。

4、开展农民科技和创业培训。持续抓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 扩大培训规模,提高培训质量,拓宽培训领域,进一步提高广大农民的务农技能。全县每年就地就近转移培训1000人。重点培训种养大户、科技带头人、农村经纪人、专业组织领办人和农民企业家,提高科技示范和带动能力。同时,加强培育农民创业带头人工作,重点对返乡青年、种养大户、农机大户、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带头人和有志于农村发展的大、中专毕业生开展创业培训和跟踪服务,帮助其树立创业理念、增强创业意识、掌握创业技巧、提高创业能力。

5、建立农业学科带头人。为充分发挥农业高中级专业技术人员在发展现代农业和推进新农村建设中的引领作用,县级设置作物种子、粮油栽培、经作栽培、植物保护、土壤肥料、农产品质量安全等专业带头人,由专业带头人领衔其专业领域的技术攻关工作。制定实施办法,努力使学科带头人的专业特长得到充分展现。 

四、农产品质量安全推进行动

“十三五”期间,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要全面贯彻执行《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继续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为核心,以实施安全农业工程为总抓手,以质量安全的理念贯穿于农业生产的全过程,以绿色生态的理念促进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大力实施品牌发展战略,以实施名牌创建工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为重点,创新举措,健全制度,探索创建农产品质量安全长效监管机制,实现产地环境无害化、生产过程标准化、产品营销品牌化和质量监管制度化,全面达到质量安全社会公认和质量安全水平全面提高。主要是建立完善三项管理、四项制度、五大体系。

1、严格实行“三项管理”

(1)产地认定管理。根据国家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制度,对已到期无公害农产品产地,做好复查换证工作,换证面积30万亩,新申请认证的农产品产地10万亩,争取全县70%农产品产地实现无公害认定。

(2)环境监测管理。建设5个农业环境监测点,形成覆盖全县的农业环境监测网络。并加强农产品产地及周边区域的环境监测和环境评价工作。重点抓好沅陵镇、官庄镇农产品产地环境定位监测工作,建立好定位监测标志。

(3)污染源管理。加大对农产品产地及周边地区环境保护的执法监管力度,严格控制各类污染物的排放,开展重点查处小煤矿、小砖厂、小养殖场等五小企业的违法排污行为,保护农产品产地环境安全。

2、建立实行“四项制度”

(1)农产品质量安全年检制度。在现有工作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年检制度,规范监管行为,提高监管效率,扩大监管覆盖面,尽快建立全县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控制和质量追溯的信息网络。

(2)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制度。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制度,规范监测的行为,扩大监测的覆盖面,增强监测的针对性,对抽检不合格的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加大督促整改的力度。

(3)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发布制度。依据《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进一步健全全县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发布制度,建立健全信息发布的日常工作机制,创建固定的信息发布窗口,实行多种宣传媒体联动宣传,加大宣传引导和舆论监督的力度,引导绿色生产,实现安全消费,维护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4)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档案制度。以农产品质量安全质量追溯系统为平台,以农产品质量安全年检为基础,以质量安全例行监测为手段,逐步建立健全并实行农产品生产主体信用档案制度,组织开展农产品生产主体信用等级评定活动。

3、建立完善“五大体系”

(1)安全追溯体系。在现有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监管平台,健全监管网络,开展质量追溯监管体系的推广应用,扩大监管的覆盖面,全县主要农产品80%以上真正实现“从田头到市场”的质量安全全程监管和可追溯。

(2)监督管理体系。依据《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赋予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管职责,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队伍建设,建立配套的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规章制度,构建县、乡农业部门和企业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网络,规范监管执法行为,增强能力,提高效率。

(3)检测检验体系。进一步整合现有检测检验的资源,优化检测站点的布局,着力提升检测能力和检测水平,全面建成以县级检测机构为龙头、乡镇检测站为骨干和市场产地检测为依托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网络。

(4)农业标准化体系。在现有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快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的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大农业标准推广执行的力度,逐步建立农业标准化技术指导服务队伍,为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提供坚强的技术支撑。

(5)认定认证体系。在现有工作的基础上,突出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管理体系的认证,进一步规范农产品生产主体的生产行为,为农产品质量安全奠定坚实的基础。

五、农业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推进行动

按照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的总体要求,围绕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循环经济原则,大力推进农业资源的节约和综合利用,全面形成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可循环、高效率的现代农业生产体系。

1、农村清洁工程示范村建设

“十三五”期间,全县新建农村清洁工程示范村5个,每个示范村投入建设资金50万元。采取国家财政资金补助、村集体投入和农民自筹、社会资助等多种形式筹措建设资金。通过农村清洁示范村建设,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从源头上控防农业面源污染,科学转变农村生产生活方式,促进资源节约、环境文明水平的提高。

2、农业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外来物种管理

(1)开展第二轮农业野生植物资源普查。通过普查,全面掌握我县农业野生植物资源种类、数量、分布地点及濒危状况,建立全县农业野生植物资源数据库。抓好野生兰花保护项目建设的后续管理,争取野荞麦、野大豆等农业野生植物原生境保护项目立项,投入保护建设资金500万元。

(2)加强外来入侵物种的跟踪和防治。组织主要有害外来生物的监管、防控、预报预警、应急处置。重点抓好福寿螺、空心莲子草、水葫芦、加拿大一枝黄花等外来入侵物种的防控。争取省、市控防立项10个,投入控防资金100万元,尤其加强沅江流域福寿螺、水稻稻水象甲的防控。   

3、秸秆资源的综合利用

大力推广秸秆直接还田、青贮、堆沤、生产食用菌、沼气等综合利用技术,使全县秸秆综合利用率提高到70%以上。在粮食主产区,重点推广秸秆直接还田,年直接还田面积达到30万亩。推广秸秆保水覆盖栽培和堆沤有机肥还田技术。发展秸秆资源丰富山区的农村沼气和大中型养殖业的畜禽废弃物沼气。重点发展玉米—养牛产业、食用菌产业、规模化养猪产业,推广秸秆青贮、氨化技术,使秸秆青贮、氨化率达到50%以上,实现秸秆资源的产业化利用。

4、严格控制化学农药使用

牢固树立“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理念,大力推广绿色防控技术,优化农药品种结构和应用技术,农药利用率从30%提高到40%,化学农药使用总量减少20%,实现农业部提出的“到2020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目标。

六、农业对外开放与区域协作推进行动

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把扩大开放摆在突出位置,不断提升开放水平,着力推进区域合作,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

1、围绕优势产业,抓好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紧紧围绕农业主导产业和名优特产品,突出“茶叶、粮油、小水果、蔬菜”等产品,加大生产操作规范的培训和推广力度, 加快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特别是鼓励龙头企业参与农产品出口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发挥好示范带动作用,形成“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基地+农户”的出口农产品基地经营模式。

2、积极引导,切实增强企业协作开发和对外贸易能力。支持龙头企业在新品种、新产品、新技术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鼓励龙头企业充分利用农业资源,开展跨市、跨省投资经营,引导龙头企业加强对国际市场行情和国际贸易政策的收集研究,优化贸易商品结构,扩大农产品出口,全面提升我县农业龙头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3、创造条件,稳步发展农业区域合作。充分利用国家扶持政策,抓住“武陵山经济协作区”、“泛珠合作”及湘西大开发机遇,积极参与基地建设、环境保护、产业服务、产品加工等领域的区域合作。进一步拓宽农业利用外资领域,从我县实际出发,创造条件,积极引导外商投资从农产品加工领域向农业综合开发领域延伸。支持外商采取独资、合资、租赁、承包、收购和BOT等方式开发农业项目,鼓励外商参与开发建设现代农业项目。加快培育适应国际劳务市场的外派劳务资源,扩大农村劳动力对外输出。        

4、完善机制,积极开展农业招商引资活动。加快建立以政府为主导、以龙头企业为主体、以中介组织和专业队伍为依托的招商新机制。大力开展节会和网络等招商活动;根据市场投资发展趋势,调整充实农业招商项目信息库,大力加强以项目为中心的主体招商;密切联系现有企业,加强亲商、安商工作,形成“以商引商”的良性循环。

七、农业行政执法推进行动

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加强综合执法,运用法律武器来治理农业、保护农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1、切实加强执法工作。农业执法机构要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全面履行职能。抓住关键环节和重要农事季节,围绕重点违法行为,继续采取上下联动等多种方式,深入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及农资市场专项整治活动,防止地方保护和主观随意性,做到公正执法,一视同仁,进一步规范农资市场秩序。

2、建立科学合理的执法机制。实行日常执法与专项整治相结合、局部执法与上下联动相结合的运行机制,根据不同情况,综合运用,力求实效。主动加强与公安、工商、技术监督等部门的联系,互相配合、互相支持、互相协作,加大查处力度。

3、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健全完备而规范的农业执法制度,公开执法依据、程序和处理结果,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做到执法主体规范,执法程序规范,收集证据规范,社会影响良好,结案率和办案正确率均达98%以上。

4、广泛开展农业普法宣传。通过送法下乡、普法咨询、以案说法等生动活泼、行之有效地形式,充分利用有关新闻媒体,广泛开展法制宣教活动,提高广大农民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提高农资生产经营者依法生产经营的自觉性,努力营造依法治农、依法护农的良好社会环境。

5、加强对重点领域的执法监管。加强耕地质量保护,严厉查处非农侵占、破坏耕地等违法行为,做到数量不减少,质量不下降。抓好产地环境监管,重点查处工业“三废”污染案件,维护农业生产良好的生态环境。进一步完善检测手段,拓展检测范围,加强对蔬菜、水果、茶叶、大米等产品的质量检测,严格控制农药残留超标。强化农资市场监管,坚持日常监管与集中整治相结合,依法加大对制售假劣和禁用农业投入品案件查处力度,净化农资市场。严格检疫执法,从严把好植物检疫关口,防范从引种、农产品流通等环节带入外来有害生物,维护一方平安。

 

第八章  保障措施

一、坚持城乡统筹基本方略,进一步夯实农业基础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稳民心、安天下的战略产业。不断夯实农业基础,是加快现代化进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和长期任务。当前,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的发展阶段,正处在加快形成城乡经济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需要夯实农业基础。必须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坚持从统筹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大格局、大趋势中来谋划和推进。要准确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特征和战略布局,准确把握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新课题和新机遇,促进加快建立健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促进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推动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引导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切实防止在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忽视农业现代化,出现农业发展严重滞后、城乡发展严重失衡的问题。各相关部门要积极支持农业农村工作,推动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物质装备水平。农业部门要以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加快新农村建设、加快小城镇和县域经济发展为重点,积极主动地做好统筹推进城乡改革、统筹推动城乡发展、统筹维护城乡稳定的工作。

二、坚持财政支出优先支持农业发展,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

要坚持不断地增加农业农村投入,推动重大工程项目建设,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积极争取农业项目资金的投入。抓住国家财力增长和扩大内需的机遇,积极向省、中央衔接申报项目,争取部、省对我县农业的支持,加强农业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农田水利建设,推进中低产田改造,增加农业有效灌溉面积,加快建设旱涝保收高产稳产基本农田。努力拓宽资金来源,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农业。推动农村金融改革,支持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服务机构,有效解决农业农村信贷资金严重不足的问题。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充分利用各种展销会、商贸洽谈会、农博会的机会,向外界推介沅陵农业、宣传沅陵特色农产品,广泛吸收国内外、省内外工商企业和私人资本来沅投资农产品加工和农业开发。地方财政要按照中央对“三农”实行财政倾料和农业法的要求,尽可能增加对农业的投入。

三、坚持农业科技创新,进一步强化现代农业科技支撑

农业科技进步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决定性力量,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科技,最大的潜力也在科技。深入推进农业科技体制机制创新,强化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促进农业科技成果加快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加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强化技术集成配套,力争在农业高产、优质、专用等品种培育方面取得突破。加快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提升农技推广公共服务能力。大力培育多元化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坚持不断地加强农民培训,推进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强化农业人才支撑。大力实施人才强农战略,切实把农民培训摆在突出位置,努力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加大良种良法推广力度。着眼于建设新型种业体系,引进推广一批适应产业化发展和加工需要以及市场需求旺盛的优良品种,逐步实现主要农作物品种良种化。良法上,加快推广轻简栽培、测土配方施肥、立体种植、病虫综防、节水灌溉、低能耗设施农业技术等,全面促进农业生产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种、节能。

四、坚持机制体制改革,进一步增强农业发展活力

坚持不断地深化农村改革,推动有利于农业农村发展的制度创新,强化农业发展体制机制保障。稳定土地家庭承包经营,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落实和维护农民对承包土地的各项权利,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完善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处机制。创新现代农业经营组织制度,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经营的集约化水平和组织化程度。完善农业法律法规,加强农业执法体系建设。继续加强新形势下农村改革试验工作,发挥农村改革试验区先行先试的探索示范作用,为农村改革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附::“十三五”农业项目重点建设表

 

 

项目名称

业主单位

建设地点

建设性质

建设起止年限

建设规模及内容

总投资

资金来源

2016-2020
年计划投资

备注

 

上级投资

地方配套

银行贷款

招商引资

自筹

 

 

 

 

 

 

 

 

 

 

 

 

 

 

 

 

 

 

 

 

 

 

 

 

 

 

 

 

 

 

 

沅陵县现代农业发展工程项目

县农业局

相关乡镇

续建

2015-
2017

重点扶持发展10家龙头企业、10个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100户家庭农场

25000

5000

 

5000

 

15000

15000

 

沅陵县凤娇碣滩茶庄园建设项目

沅陵碣滩茶业有限公司

麻溪铺镇

续建

2014-
2017

新开高标准良种示范茶园300亩,新建标准化厂房1栋,年加工500吨中、低端红、绿茶标准化生产线及500吨黑茶生产线各1条;建设集碣滩茶文化展示、教育培训、观光体验、散茶交易于一体的新型高科技茶庄1栋

3000

1000

 

600

 

1400

1500

 

 

沅陵县生态有机茶园建设项目

县农业局

沅陵镇等20个乡镇

新建

2016-
2020

建立生态有机茶园20万亩及基础设施建设

25000

1000

 

5000

 

19000

25000

 

 

沅陵县超级稻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项目

县农业局

有关乡镇

续建

2015-
2016

建设规模3万亩,实施基本农田改造和地力提升、生产技术与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培育产后加工龙头企业等

4500

1000

 

 

 

3500

3000

 

 

沅陵县优质稻特色产业基地建设项目

县农业局

大合坪等8个乡镇

续建

2015-2020

建设规模4万亩,实施基本农田改造和地力提升、生产技术与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培育产后加工龙头企业等

15000

1000

 

 

4000

10000

10000

 

沅陵县“双低”油菜高产创建示范基地建设项目

县农业局

有关乡镇

续建

2015-2020

创建“双低”油菜高产创建示范生产基地10万亩、生产技术与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农业田间工程等

15000

300

2000

 

 

12700

10000

 

沅陵县蔬菜
特色产业基地建设项目

县农业局

官庄镇等乡镇

续建

2015-
2020

建设蔬菜大棚3000口、1000口标准大棚、500口温室大棚;蔬菜种子检测综合服务中心500㎡

30000

5000

 

 

1000

24000

20000

 

沅陵县“菜篮子”工程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项目

县农业局          县蔬菜办         县物价局

有关乡镇

续建

2012-
2020

新开高标准蔬菜基地2万亩

9825

800

 

 

2000

7025

6825

 

 

沅陵县国家新增粮食(玉米)产能工程项目

县农业局

有关乡镇

续建

2015-2016

建设玉米生产基地1.8万亩、良种繁育体系500亩、中低产田改良工程7500亩、生产技术与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农业环保工程等

2500

500

 

 

 

2000

1300

 

 

沅陵县苦(甜)荞规模开发项目

县农业局

沅陵镇等10个乡镇

新建

2016-2020

建立面积5万亩基地和基础设施建设、修建厂房及配套设备

3000

500

 

 

 

2500

3000

 

 

沅陵县红薯高产栽培示范基地建设项目

县农业局

五强溪等乡镇

续建

2015-2020

建设高标准红薯生产基地1万亩,实施生产技术与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培育产后加工龙头企业等

18000

1000

 

500

500

16000

10000

 

沅陵县高标准农田耕地地力提升项目

县农业局

沅陵镇等23个乡镇

新建

2016-2020

建设20万亩高标准农田,进行耕地地力提升,实施基础设施建设

9000

2000

1000

 

 

6000

9000

 

 

沅陵县武陵山区生态农业观光园建设工程建设项目

县农业局

太常乡

新建

2016-2020

建设生态农业景观区及生态农业展示区600公顷

9000

1000

500

500

1000

6000

9000

 

 

沅陵县武陵山区野生菜深加工项目

县农业局

沅陵镇等23个乡镇

续建

2016-2020

建设年加工规模1万吨及建立厂房、购置设备等

6000

500

 

500

 

5000

6000

 

 

沅陵县家庭农场建设项目

县农业局

沅陵镇等23个乡镇

续建

2015-2020

发展家庭农场200户

2000

500

 

 

 

1500

1800

 

 

沅陵县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项目

县农业局

沅陵镇等9个乡镇

新建

2016-2018

推广面积8万亩,实施防渗防漏灌溉渠道和坡改梯建设,修建集雨窖、集雨池等设施,生产技术与信息服务体系建设

6000

1000

 

 

 

5000

6000

 

沅陵县五强溪库区农业湿地保护区建设工程项目

县农业局

沅陵镇等10个乡镇

新建

2016-2020

制定农业湿地保护规划、500公顷示范区建设、配套硬件设施及综合开发

2000

500

 

 

 

1500

2000

 

 

沅陵县植保体系建设项目

县农业局

沅陵镇等23个乡镇

新建

2016-2020

县乡村三级植保机构基础建设及信息平台建设,法规宣传、监测预警、防治控制、科技创新、评估评价和支持保障体系建设

2000

500

 

 

 

1500

2000

 

 

沅陵县农民素质培训工程(新型农民职业培育项目)

县农业局

沅陵镇等23个乡镇

续建

2015-2020

培训农民10万人次

2000

500

 

 

 

1500

1800

 

 

湖南省沅陵县茶树优质种苗繁育基地建设项目

县农业局

官庄镇、北溶乡

新建

2016—2018

建优质种苗繁育基地700亩,其中新建良种苗木育苗圃300亩,改扩建良种母本园400亩。建种苗检测及业务用房等建安工程,完善田间工程,购置仪器设备。

750

600

50

 

 

100

750

 

 

 

 

收藏 打印文章
责任编辑:张诚

相关信息

    没有关键字相关信息!